赵瑗欣然道:“言之有理。谏正责任非轻,‘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

        台谏生了病,朕这天下,岂能不生病?

        记注官,将朕与众卿奏对之辞速速整理妥当。

        朝会之后,朕即召开御前会议,将与众臣工商定台谏变改制!”

        记注官是在丹陛侧面帷幔之后,负责记录天子与百官答对的。

        一贯扮演的就是一台无情的记录机器。

        这还是皇帝第一次在金殿上唤到他,慌得他连忙起身,恭声答应一声“臣遵旨”,这才坐下,奋笔疾书起来。

        赵瑗又看了眼御案旁的内侍,内侍忙上前一步,唤道:“众臣工尚有何本奏?”

        可怜沈该老迈年高,他和魏良臣加起来,两个人就快一百三十岁了。

        官家、晋王加上状元公,三个人的岁数还没沈该、魏良臣、汤思退三位宰执的一半岁数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