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须正视客观问题存在
提问的这人并未坐下,而是又提出了一问题:“公子所言编那教材,是要将择百家中优者录入其中,敢问优劣以何为准,哪家之学可入,哪家之学不可入?”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到此的百家众人最关心的问题:你怎么评判百家学说的正确与否,你要选择其中哪些入教材?
李念道:“爱国忠君为优,遵纪守法为优,引人向善为优,文明先进为优,尊重真理为优,维护国家民族统一为优……反之则为劣!”
“至于哪家之学可入,哪家不可入,须得进行甄别商议再定。”
“百家的学说思想都不错,但在学之时,常会忽略学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局限性之一,开创百家的诸子所处之时与我等现所处之时已经不一样了。”
“即使诸子在我等这个时代,他们所思所想也未必会与他们当时相同,我等又岂能完全以他们的学说套用在此时?”
李念并未说诸子的思想不对,只是提出时代不同,学的人不可呆板地用诸子的学说。
诸子的学说不错,可如果使用的人不对、使用时间和环境不对,一样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局限性之二,诸子之学说无疑都想让天下更美更好,然在一定时期内达不到,如人人勤劳友善可致天下大同,但实际上,我们可看到有懒人和恶人的存在。”
“因而在实现诸子愿景的过程中,必定有一个阶段,懒人和恶人会存在,且将长期存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