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这才重新落座,开始根据李念讲说的内容讨论。

        半个时辰后,伴随着一声“当”响,众人停止了讨论,在那大考时都养成条件反射了,听到这声音就会忍不住停下正做的事。

        李念道:“现在开始,可以提问,为保证提问有序,从左边开始。”

        话落,位于最左的一批考生中有人起身:“公子所言‘书同文,言同语,字同义’确实极好,可依公子之意,是要废天下其他之字、其他之言?若有人不遵,又当如何?”

        李念道:“地方之言可不强制废除,依旧可作为当地方言沿用,但必须得学习大秦所定语言,文字须得废除,只能使用所定文字!”

        “此为政令,若不遵从,视为犯律!”

        废除当地语言是不现实的,至少在大秦这时不好做到。

        因为语言是比文字使用更频繁的交流工具,且这时代大多人根本不识字,要是强行废了当地的语言,当地人要如何交流?靠脑电波?

        即使想要废除,也要等大秦“普通话”普及到一定程度时才可。

        但此时只能采取当地方言和“普通话”并行的政策,在允许当地人用当地方言时,也要让他们学习大秦“普通话”。

        何况,李念觉得留下当地方言也没什么不好,像他来自的蜀省,蜀省话多有特点,祝福别人祖宗的“日你个仙人板板”,夸奖人聪明有才气的“你个宝气”。

        倒是废除文字没这么大影响,毕竟当今遍地是文盲,没几个读书人,废不废原先的文字对当地人没太多影响,反正也不认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