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秦如今的情况,就算知道了海外多宝地,但也染指不了,必须得优先发展国内,修练内功,不过某些事先要做预备,总不能等需要用时再去做。

        那不符合实际,也不是治理一个国家的策略!

        国务省首相王绾道:“李尚书之言虽不确定全为真,可也使我等见识到世界之大,域外之地富饶不下于大秦。然臣以为当前更要着重于大秦之内,而非外!”

        “今我大秦之民尚未能人人食饱饭,穿上衣,且连年征战,民生凋敝,原六国之地民众未完全信服,岂可弃国内诸务而望于外也?”

        这话引得诸多大臣点头。

        是啊,国内都没建设好,就想着海外那众多的宝地,舍近求远不说,更不切于实际!

        难道要通过拼命压榨民力去海外开疆拓土?

        如此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大秦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大秦子民和六国之民可不像阳洲之民那般温顺,能忍受得住那种姓制度,到时不成群结队起来造反才怪。

        王绾话锋一转,继续道:“然外界之事,也不可完全不预,臣以为虽目前不可动大军、征万民,却可为日后做些准备。”

        “儒家《礼记》有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李尚书提议独设海军,建那海军学校,臣认为可行,域外诸洲自陆上难走,却可从海路,海军于大秦必将十分重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