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手工业与商业:保护正当工商业,鼓励恢复和发展纺织、榨油、制盐、铁木器具等家庭手工业和作坊。建立消费合作社,公平买卖,抵制奸商盘剥,活跃根据地经济。
财政税收:建立统一的财政制度,征收统一的累进税,废除国民党的一切苛捐杂税。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支持革命战争和苏维埃政府运行及民生改善。
文化教育与卫生:开办列宁小学、夜校、识字班,扫除文盲,普及革命道理。建立简易诊所、医院(以旅野战医院为基础扩展),培训卫生员,为群众防治疾病。
四、地方武装与群众组织:
普遍建立赤卫队和少先队:各村、乡、区普遍建立不脱产的赤卫队(基于男青年)和少先队(基于青少年),配备旧式武器和少量步枪,负责站岗放哨、清查特务、协助红军作战和维护地方治安。
组建脱产的县区游击队:从赤卫队和红军后备力量中抽调骨干,组建规模不等的脱产游击队,归县军事部或区苏维埃指挥,负责本地区的游击作战和剿匪。
加强群众组织:建立健全贫农团、雇农工会、妇女代表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使其成为苏维埃政权的有力支柱。
五、请求中央支援:
方案最后,特别强调了面临的困难:新区面积大,干部极度缺乏,现有军队干部擅长军事却缺乏地方工作经验。因此,恳请中央紧急派遣一批有丰富地方工作经验的党政干部,特别是能主持边区政府工作的主要领导干部,来陇东领导根据地的全面建设工作。“唯有如此,”方案中写道,“我独立旅方能从繁重的地方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军事整训与备战,随时准备执行中央赋予的新的战略任务。”
王林仔细审阅了这份方案,提笔在一些细节上做了修改和补充,尤其强调了交通运输线和战略物资储备库的建设。他长出一口气,对王光道说:“老伙计,方案很全面,就看中央能否支持我们了。特别是这个主政的人选,至关重要,必须是一位原则性强、经验丰富、能压得住阵脚的老同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