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万岁!”
发自肺腑的欢呼声,在不同的村庄一次又一次地响起。这声音,比公审大会上的欢呼更深沉,更持久,因为它源于得到了切实利益的真心拥戴。
夜幕下,团部的灯光依旧亮着。王林听着各工作队派人送回的工作汇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对王光道说:“老伙计,看见了吗?这星火,算是点起来了。接下来,咱们得让这火烧得更旺,得防着风吹雨淋。”
王光道点点头,递过一份新起草的文件:“这是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重点是巩固政权,发展党员,组建赤卫队和儿童团,还要抓紧准备年后的春耕生产。”
“好!”王林接过计划书,目光炯炯,“根基,就要这样一锤一锤地夯实!”
窗外,吴起镇的夜晚依然寒冷,但千家万户的炕头上,谈论的不再是恐惧和饥饿,而是“咱家的地”和“好光景”。革命的星火,已在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点燃,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形成燎原之态。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急促而欢快的脚步声,机要通讯员几乎是跑着冲进了团部,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手里捏着一份电文纸。
“团长!政委!急电!中央来的!天大好消息!”通讯员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王林和王光道(同时)站起身。王林一把接过电文,就着昏黄的油灯迅速浏览。
电文是西北军委发来的通报,字里行间都透着喜悦和豪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