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第一天的实验只是测试设备极限,所有地龙飞船一律在距离地面不超过十米的深度运行,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我们也好把你们给挖出来。”
“都记住了吗?”
“明白!”所有地龙飞船的驾驶员同时回答。
“很好,那么现在——实验开始!”
随着倒计时结束,三艘形态各异的钻地飞船同时发出轰鸣。
“各系统正常,开始下钻!”测试指挥中心里,李建设紧盯着三块分别显示飞船状态的屏幕。
地龙一号驾驶员王岩沉稳的声音最先传来:“一号开始下钻,钻头转速稳定在每分钟2000转,电池输出功率95%。”
屏幕上,代表地龙一号的蓝色光点开始沿着预设轨道移动。
飞船前端的复合钻头以惊人的速度旋转,同时,还有大量的特殊溶剂从钻头旁边的设备中喷洒出来,坚硬的泥土在它面前如同黄油般被轻易切开。
这是研究团队根据虫族掘地虫的腺体研究出来的分解软化液体,对于大部分的地形都有不错的效果。
“温度上升比预期快5%,但仍在安全范围内。”王岩报告道,“电池组散热系统运作良好,电量消耗还在预期范围以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