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局能够拥有众多的技术,和历次进行航天探索的经验是分不开的,而经验中的一部分,就是一系列的数据。

        奕星制造的推进器,成功的完成了任务,也就代表了他们拥有了推进器制造技术,能够独自设计,知道自己的推进器。

        这是奕星公司的一大软肋,他每一次进行相关的发射任务,都只能使用航天局的推进器,增加了相应的成本不说,进行相关的实验任务还会受到限制。

        比如,他们的实验任务不能和航天局的计划冲突。

        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推进器,就可以自由的进行一些实验任务,再加上建立太空航道的高能z波卫星,他们就拥有了让太空飞船,从地球升空到完成穿梭,再到降落其他星球执行人物并返回,过程中所有的技术。

        如果现在再进行火星探索任务,奕星公司甚至都可以独自完成,而不需要航天局的辅助。

        同时,推进器还可以和观光船、运输船,等小型太空飞船安装在一起,让太空飞船能够拥有利用反重力技术,独自从地面起降的能力。

        在完成了第四次测试以后,奕星内部就召开了会议,强调了非常设计的标准化。

        这个标准化,主要是在推进器和太空飞船的衔接上。

        如果两者加在一起,比喻成一架战斗机的话,推进器就是战斗机的发动机,他们希望能够制造标准化的发动机,不管设计什么型号的战斗机,都可以把同样的发动机安装上去。

        如果能实现相应的标准化,就不必把推进器和固定型号的太空飞船捆绑在一起,两者任何一个出问题,都可以用其他的代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