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值钱的玩物没翻到,竟让他在书架上翻出了一本小册子,且不说里面的内容都是记述明末抗清的历史,中间还夹着一张纸签,上面写着“一旦持剪刀,剪我半头秃;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

        这下可把焦应元给吓了一跳,他手忙脚乱的将册子放回,只取了纸签收入怀中,然后悄悄离开了书房。到了晚间焦循回来,焦应元便提了借钱的事。焦循一听就怒了,痛斥了堂弟一顿,把他轰了出去。

        焦应元回家后越想越气,觉得自己已是无路可走,于是“新仇旧恨”叠加在了一起,人性之恶在绝望中被彻底激发。

        他决定以焦循手写的反诗为突破口,炮制一场大案,借官府之手来一场“诛九族”,将包括自己的母亲、同胞兄弟、族人在内的一切有过节者,全都拖入地狱,给他陪葬!

        至于他在匿名信里提到的钟怀和黄承吉也参与谋反,其实并无实据,而是想着堂兄素来跟这二人关系好,于是就本着能拖一个下水是一个的想法,结果还真让他给蒙对了。

        事关重大,方敬斋先带人去了焦应元家里取出藏匿的纸片,然后就直接向知府马慧裕禀报。马慧裕听完也是极为惊愕,不过他也是进士出身,当过翰林的人,对焦应元的无耻行为气的浑身发抖。

        案件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是简单的诬告了。况且两人并不知道焦循跟北海镇的关系,于是马慧裕先是派人向江苏巡抚长麟发出呈文,同时派出大批兵丁衙役,将诬告信上的相关人等全部锁拿下狱。

        第四百七十二章坐以谋反疑有无

        江苏巡抚衙门就在苏州,距离扬州不过二百多里,巡抚长麟接到扬州的报告后也是吃惊不小,如今朝廷在北面屡战屡败,虽说百般遮掩,却难逃天下有心人耳目。眼看乾隆的万寿节快到了,治下竟然出了这么档子事,于是长麟一边上报两江总督书麟,同时决定亲赴扬州办理此案。

        他之所以敢这么决定,是已经知道制台大人正深陷一桩官司,恐怕要官位不保。而且清代由于督抚相制的权力架构,巡抚并不是总督的属官,而是平行关系。

        且不说南京那边之后会如何安排,焦循、钟怀和黄承吉三人被拘押到府衙后,扬州城内顿时就炸了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