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遵旨!”
听到“办案”二字,庆霖心中一惊。等他行了三跪九叩之礼,正打算再跟绵恩行觐见亲王礼,后者伸手将他扶了起来,用不容置疑的口气道:“咱们之间就免了,都是一家人。”
说罢便将手中的上谕递给他观看。庆霖双手接过,看到上面通红刺目的朱砂行楷,遒劲刚健,颇具金石之气,正是嘉庆的御笔。
清代属于皇帝的专用诏书很多,比如“制”、“诏”、“诰”、“敕”之类,各有各的用途。不过皇帝日常用的最多的政令文书,其实是上谕。
上谕一般通称为“谕旨”,共分三种,即明发、廷寄、朱谕,每一种都有不同的抬头格式。
明发是通过内阁公开下达的,抬头是年月日,紧接着就是“内阁奉”,结尾则是“钦此”。
廷寄是专门下达给某个衙门或是官员个人,开头是“军机大臣传谕某某”,然后才是“年月日奉上谕”,结尾格式和明发一样。
最特殊的就是“朱谕”,是皇帝不经内阁直接下达给官员的,抬头格式没要求,结尾则是用“特谕”二字。
雍正朝以后,皇帝的旨意大多是通过朱批奏折下达,朱谕已经极为少见。庆霖为官三十余年,还是第一次见到。
然而令他震惊的还远不止于此。他将朱谕捧还给绵恩后,小心翼翼的问道:“王爷,下官斗胆,敢问这案子是.?”
他现在能百分百确定,绵恩要办的案子事关谋逆,而且十有八九跟北海镇有关。可是如此泼天大案,身为江宁将军的他居然事先没听到一点风声,这太不寻常了!
“袁子才、赵云崧阴私勾连赵逆,派门下弟子参加北海贼去年的科举。皇上有旨,查抄随园和安定书院,软禁二人,以维朝廷纲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