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建广播站的目的是让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满清

        “肉票”能消停下来,免得成天吵架骂街。之后清廷送来黄金,把所有的战俘都赎回去后,广播站却保留了下来。

        不久之后,小学校的某位教物理的老师在闲暇时鼓捣出了本时空第一台双回路矿石收音机,效果还不错。

        因为不需要用电,赵新便决定让赵亮的工坊进行大规模仿制,配发到了各个居民社区,成了人见人爱的稀罕物。

        再然后,北海镇广播电台也就应运而生。在之后的岁月里,电台和矿石收音机承担了为数十万乃至百万人提供娱乐、教育和政策宣传的诸多职能,陪伴着无数人渡过了外东北漫长的猫冬季节,影响深远。

        电台成立后,某些穿越众便顺势提出要办报纸,结果被赵新直接否决。

        在他看来,那些人提出

        “开民智”的理由都是扯淡,相比黑漆漆图片和文字,寓教于乐的广播才更为老百姓接受。

        更何况在完成统一战争的道路上,北海镇只能有一个声音,不容置喙。

        再有就是北海镇的地盘太大,想要实现报纸发行的全覆盖根本不现实,反倒是广播最省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