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导伸着胳膊比划道:“可深咧!大人你看辘轳上那绳子,长着咧!”

        江藩打量着辘轳上一圈又一圈的麻绳,估摸至少得有七八丈长。

        《后汉书.耿弇列传》上说,匈奴围困疏勒城的时候,将城下深涧的水源截断,逼守军投降。耿恭于是在城中挖井,深达十五丈而不得水,将士口渴的实在受不了,被逼无奈只得挤马粪汁解渴。于是他重整衣冠,向枯井虔诚祈祷,没过多久,井里就冒出了泉水,城内守军齐呼“万岁”。耿恭随后让手下在城头洒水示威,匈奴大惊,都认为汉军有神明保佑,只得退兵。可匈奴将领不知道的是,当时城内的汉军仅存26人,再冲一把就能拿下来了。

        看来赵王说的没错,这里有汉瓦,有水井,地势险峻,应该就是疏勒古城。

        然而令江藩心中更为震惊的是,赵新是如何知道这里的?他不由自主的再次想起了对方身上那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异”之处,难道真像北海军内部隐隐传说的那样,赵王跟神仙学了仙术?

        纠结啊!如今江藩最不愿提也不愿想的就是这事,实在有悖常理!

        作为一个尊奉宋明理学的经学大家,他从不相信世上有什么神仙之事,有无不可知,也无须知。

        儒家的观点是,一个人真正悟透了人生之道,也就明白了生死之道。当不当神仙并不重要,济世安邦才是最要紧的。这也正是孔子说的“未知事人,焉知事鬼”和“未知生,焉知死”的道理。

        话说宋明以来的理学家们从不相信世上有拔宅飞升、点化投夺、随意变化的神仙。虽然他们认可保形炼气、延年益寿的方法和道理,对什么视听超常、感应前知甚至灵魂出壳的事情也予以肯定,但始终认为那是“气”在发挥作用。

        比如朱熹就认为,气久必散。所谓的神仙,不过是一代人中善于养生聚气的杰出人物。就比如汉朝拿安期生说事,到了唐代就没人提了,换成了钟离汉和吕洞宾,等到了北宋又没人提了。所以说,这些人只是养生养的好,寿命比普通人长一些,时间一久,什么都散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