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睡的一点也不踏实,时不时就会从梦中惊醒,梦里全是北海军攻打会宁城时的场面。也不知过了多久,惊醒了几次,当取暖的篝火就快熄灭时,骑马者决定不再睡了。

        第七百零五章密报飞至巩宁城

        此时天上的雪已经小了很多,他抓起一把雪揉了揉脸,又抽了一袋烟,又用豆子喂过马,随后便开始换衣服。

        他先脱下羊皮袄和祫拌,又把皮帽卷在祫拌里,放在一旁,接着就从褡裢里取出一顶黑色带护耳面罩的头盔、一副白色镶有红边的圆领对襟棉甲、一件披风和铁网靴,一一穿戴完毕。之后他又从褡裢里取出一把雁翎刀和一把外面裹着布的火绳短铳,先是将刀挂在腰间,又仔细检查了一下火铳放进马鞍前的袋子里。

        等做完这一切,他把换下的衣服放好,把褡裢和毡毯放上马背,才又骑上了马。

        马从小路穿过一片杂草和灌木,拐入了驿道。经过两个时辰的疾驰之后,天光也已放亮,只见不远处一座绵延数里、高达两丈多的土黄色城墙横亘在乌噜木齐河的西岸,巩宁城到了。

        这年月的乌噜木齐其实是由两座城组成,迪化城是汉回杂居,眼前的这座巩宁城是满营官兵和家属的驻扎之地,两地隔河遥望,相距十六里。另一时空的历史上直到光绪年间,两城才合为一城。

        满城建于乾隆三十七年,城池建成后,乾隆取“巩固安宁”之意,将其命名为“巩宁城”。因为乌噜木齐都统署衙、迪化州州衙、州学正衙门均在城内,因此这里便成了满清在天山北路的军政中心。

        要进城,首先得经过十几丈长的巩宁桥。此时的桥上往来行人已经不少,看到身穿镶白旗棉甲的骑马者,无不小心避让。负责看守桥头的绿营兵丁见其穿戴也不敢多问,还帮着驱赶行人。之后骑马者一路通行无阻,牵着马从东面的承曦门进城后,经过商铺鳞次栉比的街巷,径直来到了都统衙署的八字墙前。

        巩宁城虽然建城不过才二十年,可因其地处新疆东路的要冲,又是哈萨克汗国和满清贸易往来的枢纽,故而极为繁华,不亚于关内。当初纪晓岚被流放至此时,也讶然这里的繁华富庶,发出了“廛肆鳞鳞两面分,门前官柳绿如云”的感慨。

        “来者何人?!”

        当守卫在衙署台阶上的几名八旗兵看到穿着镶白旗甲衣的骑马者上前,便抬手示意对方止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