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鉴于此,也许最大的原因还是宋老爹瘸着一条腿站到了她的面前,最终郭玉岫还是捏着鼻子认了,乖乖参加了考试。
虽然她最初参加科考的目的只是为了给自己造势,但是影响已经打出去了,杨沅正想利用这件事撬动社会进一步的发展。
所以在此期间,杨沅又上了两份奏疏。一份是官田出售疏,一份就是关于女子应考及如何安置的谏议。
官田出售是众望所归,顺利得以通过。
女子应试及如何就业,却是一个相对来说有阻力的事情。
不过,现在这件事已经和理学、蜀学的争辩挂上了关系,而理学已经被打为“伪学”,划到歪门邪道里去了,这就等于是间接为杨沅造了势。
再加上杨沅的谏议中,给女子应考划出的“分配去向”是宫廷女官、官办慈幼院、官办药局、厢公所等地方,完全不会撼动士大夫群体的基本盘,最终还是得以通过了。
不过,虽然它得以通过了,其实真正能参加科考并且能够考上的女子,数遍全国也是寥寥无几。
没有经过激烈革命的思想上的改变,必然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本也在杨沅的意料之中。
隆兴二年大考发榜之日,依旧有很多权贵人家跑去东华门“榜下捉婿”。
大多数人家派的都是家中管事或者机灵的下人,怀里揣着小本本和炭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