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原本好好的制度,自己非得再插一手,烙上他姓杨的烙印。
尽管又是抓大放小,又是萧规曹随,这些事务忙活下来,也用了足足两个多月的时间,按照这个时代的效率,其实也蛮快了。
除了对潼川府路十六州大小官吏的考核与调查,杨沅最关心的就是军备和军队。
“川人可用,川军可用。”
这一日,杨沅把潼川第一将周程叫到了安抚司,和他在二堂吃着茶聊了起来。
“我们现在各路驻军中,有吃空饷的,也有塞了些泼皮无赖滥芋充数的。
一旦查下去,就有人用苦役囚徒来抵上缺额逃丁。
军伍里多了泼皮无赖,军纪便荡然无存。军兵们懒惰成性,巡弋哨卫虚应其事,日常训练能减则减,这样是不行的。
虽然,我潼川府路前面还顶着利州路,不管是对金国还是对西夏,我们都不是一线。
但是,一旦强敌突破利州呢?又或者我大宋军队突破敌国防线,潼川兵马需要次第接上呢?
这样懒散软弱的军队,谁敢用他们去打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