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准备提拔宣和三年进士,现为汉州知州的陈康伯回京任礼部侍郎,过渡一段时间再提拔为参知政事。

        而沈该和魏良臣则进补为首相和次相。

        这种重大的人事调动,不可能在朝会上即时讨论,私下里官家和宰相们已经沟通过了。

        陈康伯和魏良臣都是宣和三年的进士,有同年之谊。

        而且,魏良臣和陈康伯私交不错,对陈康伯也比较了解。

        见沈该和汤思退犹有疑虑,魏良臣便道:“沈相公,汤相公,魏某对长卿(陈康伯)还是比较了解的。

        此人静重明敏,从不妄发一语,算得上是端重沉稳,有宰相之风。

        官家不是先让他回京任礼部侍郎嘛,等他回京,两位相公接触一下,便知魏某所言非虚了。”

        沈该点点头道:“陈长卿不是直任宰执,我们倒也不必与官家继续争执。民间已有君相不和的传言,我等是该注意一些了。”

        汤思退年纪最小,资历最浅,自然称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