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沅的兵马,在此短暂休息了一下,就地索取食物,喂养马匹,包扎伤口。

        杨沅计划稍做喘息,便继续往前,冲向淮安,然后杀向盐渎。

        杨沅相信,到时候泰州方面的宋军一定会出兵接应。

        大宋朝堂上虽然脏污恶臭,但杨沅相信这些边军不会坐视。

        尤其是李显忠和邵宏渊这两位驻扎两淮、手握重兵的大将,与他自有一段香火情。

        但是这时杨棠却已派遣南京路兵马副总管苏尔灿,率领八千名骑兵,截向淮安和盐渎一线。

        这支生力军一旦到位,留给杨沅的迂回空间就完全没有了。

        想要以一支疲兵,在这样的阵势下突围,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到时候,这里就是杨沅的“垓下”。

        但是,决定一场战役胜败的,永远都不是居于中军的一员大将的专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