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歌曲、舞蹈、杂剧、评书,开始有意识地向忠君报国的方向侧重过去。

        一些假托前朝背景的故事,多是收复故土、开疆拓土、一统四海、大国威风的内容。

        这些文化宣传,开始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一旦开战的心理态度。

        从军事、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层面,整个川峡四路开始以潼川路为中心,轰隆隆地加快了国家机器的运转。

        大宋正在尽可能地集结和调动所有可用资源,以应对战争的爆发。

        不过,这些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得到它的波涛汹涌。

        社会普通民众只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生活似乎多了更多选择,百工百业更加蓬勃。

        他们把这归功于杨沅的治理,归功于驰道的修成,归功于凉山州金铜矿的发现,却意识不到国家机器如此运转的本来目的。

        好在经略安抚使府和内记室都很给力,所有农牧工商、军事准备,大事小情,巨细靡遗,都有专人管理和实施。

        杨沅只负责规划大方向,组织相关人马去实施贯彻细节。

        所以一路行来,杨沅倒也不算太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