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虞允文被父亲摁在眼皮子底下,就在成都当地做了一个小官。
他曾先后任职于茶马司、粮科院,做的都是文职小官。
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母亲病逝了。三十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去世了。
虞允文丁忧三年,期满之后就已是四十岁高龄了。
这个时候他若再想从军或者去参加武举的话,年纪未免就有些大了。
所以,父子俩杠了一辈子,终究还是他的老父亲赢了。
如今这个情形下,虞允文不管是从家族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还是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都只有从文这一条路可以选择了。
更何况,他的父亲虞祺临终时还曾留下遗言:“要做大事,成大器,科举是必由之路!”
他这岁数,早过了叛逆期了,难不成连老父亲的临终遗言也要违拗?
所以,虞允文又备考了三年,便跑到临安来参加大考了。
宋朝的科举制度规定,即便你没有考过举人,或者没有考中举人,你也可以直接考进士,只要你觉得你行就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