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 > 历史小说 > 终宋 >
        「必然比安童能战得多。」张柔道:「这些蒙古勋贵早已不打仗了,这前二三十年的仗都是汉军在打的。」

        太在乎。

        李瑕目光又落回了地图上,对谁能歼灭安童之事并不是

        之前蒙元国力强盛,世人多称赞忽必烈用人不拘一格,慧眼拔擢十三岁的安童。

        但在贺兰山之战真见识过这些怯薛将领的战力之后,李瑕便明白了,忽必烈用安童、玉昔帖木儿、伯颜等等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什么慧眼识珠,而是出于不自信。

        忽必烈对自己这个「大汗」之名不自信。

        他争大汗时并不名正言顺,蒙古开国

        四杰家族担任怯薛长的兵马都归了阿里不哥,所以才从四杰的家族里挑出与自己最亲近的几个孩子委以重任。这是为了向蒙古人表明四杰支持他。

        同理,一见伯颜就拔擢为相,是为了表明旭烈兀对他的支持。

        至于这些人的才能如何?

        在李瑕看来,大部分都是风口上的猪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