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 > 历史小说 > 终宋 >
        只是忽必烈施行汉法到现在,除了最重要的嫡长子继承还没有确立,其他各种好的坏的还是学了一些。

        至于内斗争权,却不是与宋国学的,而是原本就激烈,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丞相说的对,陛下一定会很高兴。」尚文先是附和了一句,沉吟着又道:「不过,眼前陛下还未回到开平,李瑕一定会趁机来犯,国事不可无人定夺。」

        「你觉得该怎么办?」

        尚文连忙道:「下官如何能作主张?还是该有伯颜丞相这样的国之栋梁来主持局面。」「那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你就当你是我的幕僚,说说看。」

        「下官没有这个能耐但下官来之前,恩师刘公说了几句话。」「聪书记?」伯颜问道,「你是聪书记的弟子。」

        「是,下官当年正是由聪书记推举为朝议太保,因此一直称他为恩师。」他们说的是刘秉忠。

        刘秉聪以前常年居于忽必烈身边,因为被称为「聪书记」。

        这样一个从最开始就随忽必烈开创基业的老臣的意见,同时也是整个金莲川幕府的意见,伯颜不得不引起重视。

        只听尚文道:「聪书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伯颜感到很吃惊。

        他很清楚刘秉忠也对真金寄望极高,当然会支持真金。但另一方面,这刘秉忠也是忽必烈的忠臣。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不确认消息,就要贸然扶真金继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