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善才听到这里便想到了卢富,可以想见当年靖康之变时从中原逃往江南降附赵宋的人有多少,何止百万个卢富?
可惜时隔百余年这些逃人的命运都差不多。
不仅是苟善才,连张顺、张贵都仔细听着这些文吏说话。
这是在对最近的唐宋和约进行解读,是他们了解国策的渠道。
“但陛下与完颜氏不同,要的不是诛杀降附赵宋之人,而是取天下之人才。”
“人才?”
那文吏笑了笑,反问道:“大唐已立国,可开科取士,将军以为有多少士人应试?”
张顺摇头道:“应该是不多的。”
“既如此,若有江南书生明知赵宋科举难考,欲赴长安应试,可有途径?”
苟善才先明白过来,道:“书生比流民聪明,自会设法言祖上乃蜀人,只需至江陵即可由人接应入蜀,而有和约在,宋廷不可干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