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宋、元一旦议和,王上必须立即称帝,以示坚决抗虏,争取天下主战之人,使壮士不至于寒心。”
这日是私下议事,与会的也只有韩家父子、李墉、杨果严云云等人。
因此,有些话说出来大胆,倒不至于被当成是劝进。
“此事微妙,我看宋廷也不见得就敢与元蒙议和,真想逼反王上不成?”
“忽必烈示弱了,由此可见,西域之事给他打击沉重,他已将王上视为首要大敌,欲先除王上,故千方百计与宋廷示好。”
“宋廷曾与蒙古联合灭金,自然也有可能再次联合。”“临安的使者到了吗?”
“到汉中了,腊月前能到长安。宋廷的意思不难猜测,希望王上能不再阻挠重庆府的官员任命与兵力调遣',他们便可拒绝蒙古使者入境。”
“上次是交出重庆才肯出兵支援,这次是交出重庆才不与外虏议和,下次呢?直接与外虏联盟罢了。”
“不然宋廷还真能等王上做好了准备不成?恰因眼下并非王上称帝的好时机,他们才敢提出这种条件。”
李瑕原本以为造反就应该先埋头发展、招兵买马,名义则没那么重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