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高泰祥死前大呼:“段运不回,天使其然,为臣陨首,吾事毕矣!”
忽必烈赞道:“此忠臣也!”
仿佛高氏抗蒙,是因为忠于段氏,而段氏归蒙,乃天数使然。
段兴智失去了大理皇氏最后的体面,作了蒙古的忠臣。大理人也看到了忠臣被礼葬,继续为忠心而感动,只是换了忠心的对象。
高泰祥之子高琼,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忽必烈宽恕了,他到哈拉和林觐见了蒙哥,之后被封在统矢城,也成了蒙臣。
简单来说,蒙人告诉他“你父亲已为段氏尽了忠,轮到你来为大蒙古国效忠了。”
如此,这套忠孝的理论得以自洽,念头也就通达了。
但高琼真的通达了吗?
……
“堂兄,兀良合台已死!”
“慕儒你莫急,再让我想想。”高琼喃喃道:“你再让我想想。”
他已不再像之前那样坚决反对高长寿抗蒙的提议,眼神中有了一些思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