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 > 历史小说 > 终宋 >
        因为议不出结果,国事艰难,能想的办法就那么多,大部分都用不了。

        战或和,变革或守旧,每条路都那么难走,那必然政见不合,必然只能互相争执,换作再聪明的人来都是一样的。

        就像是被困在罐子里的蛐蛐。

        陆秀夫忽然再也不想参与这种议政了,到最后都是拿不出主意,互相消耗。这日离开时他对邓剡说了自己这个想法。“那君实认为该如何做”

        “我还是那个主张,盼官家振作,彰圣明天子之气度,而使李瑕臣服。”

        “比如迁都长安这比陈宜中所谓为求国而变通于贾似道门下还荒谬。满朝上下,有几人理你”“然而万一功成,则国家之幸甚,万民之幸甚。”

        邓剡点点头,喟叹道“话虽如此,那与其盼着官家使李瑕臣服,不如……”“不如什么”“没什么.请勿必vv

        年轻的官员们这般褒贬着时事,而朝中重臣们对李瑕称王之事虽反应平淡,对其后续影响却很重视。西湖畔的葛岭别院中,贾似道听幕僚们商议了一整日,正在做最后的总结。

        “他们必然要顺势册封李逆,谢太后那边这般说,我早便察觉出李逆的野心,有意出兵平叛,正是他们勾结李瑕,陷害于我,如今国事被这些庸才推到这种地步,如何对得起先帝”“是。”

        “平章公,不如顺势罢免几个江万里的学生如何”“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