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这些,他已情绪激动起来。回到家中,马上提笔写了一封奏章。
他用的是回鹘式蒙古文,并不能展现他在诗赋文章的才华。
“窃以为今蒙古之大敌不在南、北,而在西南。阿里不哥虽有鹰隼之貌,少谋而独断,溃败远遁,不足为虑;赵宋主弱臣庸,自守于江淮,不敢寸进,于中原毫无妨害。唯李瑕窃据关陇,东可进晋豫之心腹,西可指河煌之门户,如鼾睡于卧榻之侧、执匕于咫尺之间……
若欲灭李瑕,不可再以小股兵马予其各个击破之机,当以举国之力一举而定。今十七路世侯之兵犹集于山东,取李璮益都之积累,可由合必赤、史天泽整编十万兵力;再遣一宗王,领开平、九原之兵力,暂驻陇西,只待黄河结冰,两路并进……”
~~
次日,忽必烈看到了耶律铸的奏章。
他的眼神很锐利,透出一丝凌厉。
他时不时微微点了点头,因耶律铸的判断与他一样,李瑕必然成为他忽必烈的大敌。
这是忽必烈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正视李瑕。
在过去几年里,他忙着争汗位、稳固局面、平定叛乱,一直没能顾得上那个在西南不断坐大的年轻人。
现在,得抽出手来把这个威胁的苗头掐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