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与老夫言,如何?”
秦九韶道:“答应过先生,不提他姓名。”
李瑕遂觉得,如今这学术氛围就是这样的缺点,有才能的人总以为“隐士”高尚,著作不能流传,不知多少了不起的成就因此而消散于云烟之中。
“好,好,还算是守信之人。”李冶却是抚须颌首,继续向秦九韶发问道:“你诗文亦了得,师从何处?”
“诗词文章,师承梅亭先生。”
“李梅亭?了得,了得。”李冶感慨道:“师保万民功业别,向西京、原庙行圭瓚。你有许多好老师呐。”
秦九韶默然不语。
十余年来醉心功名利?,今日再想起年少时遇到的诸位先生……不愿也不敢再提他们了。
但他心里还是庆幸的。
——看,还是要用我这般奇才。
这辈子一直都是如此,魏相、贾相、吴相,以及今日之平陵郡王,谁不爱惜我的才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