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事情顺利,宋廷将王坚派来镇守,到时便可由廉希宪与其一文一武协作……
“本也是有这想法的,只是吴公暂不了解关中情形,还请善甫兄先帮衬一二,算是过渡。”
“如此也好,正好与吴公相互讨教。”
……
廉希宪这一来,李瑕很快便感到轻松了许多。
今日这一场谈话虽短,但能对北面情形有了确认,而不仅是猜想,李瑕的心理压力顿消。
往陇西之事由廉希宪提出,则表明了他站在李瑕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这点与吴潜不同,吴潜始终希望李瑕能忠于大宋……
由此可见,相比宋廷出身的士人,北地士人没有太多的心理束缚。
金亡二十年,他们对蒙古没有那样根深蒂固的忠心,在乎的是更实际的东西,或看的是形势,或保的是家族,或有恢复汉制的抱负。
当李瑕已有了足够的实力,北人反而比南人容易拉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