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命两百民兵分散在六百里蜀道的山林间,不需做别的,只管吹号角。
两日一夜,只吹响过三次号角。
开始伏击时一次,随着大炮的轰鸣,号角声起,将开战的信号传递过去。
之后是入夜时分,提醒各伏击点抛放石脂火球,照亮山道,防止蒙军趁夜攻山,并让士卒开始轮替休息。
最后一次便是此时,即伏击开始后的次日傍晚。
悠长的节奏,意味着开始接受投降。
但如果还有试图反抗的敌人,相应的伏击点也会以短促的号角回应,请求支援,围剿。
并没有。
悠长的号角远远传开,之后,又传了回来……
对于陆秀夫而言,这声音如同天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