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王,值得他们效忠,可一个死去的王,却未必!”
几人仔细想了想,发现昭岳所说的这种情况还真有可能发生。
自从逃到海外后,许多士卒都想念故乡,要不是在岛上跑不了,加楚王等人以奖惩手段激励,像表现得好的士卒可分到更多粮食,可赐予番人女奴,表现不好的士卒便处以极刑,早就有很多士卒逃了。
如果没有秦人到来岛上,只要士卒在岛上成了家,诞下后代,这种思乡的情绪能得到极大缓解,愿意长期呆在岛上,慢慢化为岛上居民。
可此时,士卒的人心还没彻底安定下,秦人便到了。
见秦人到了,六国士卒会恐慌害怕,也会更想念故土家乡。
如果能打出秦人接受他们投诚,让他们回返故土的口号,恐怕大多士卒都会选择站到他们这边。
一人道:“此法确有可行之处,然最好能得秦人支持,得手后拿出,更能威慑取信于众,像秦人的旗,最好是那位蒙恬将军的旗!”
到时他们得手后,将蒙恬的旗帜打出,不说震慑到所有人,可绝对会有人被震慑住。
昭岳道:“所以,主要的问题在于要如何弑王。王上护卫虽众,然并非随时如此,也有松懈之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