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归恨,偏偏他们没有办法直接处置屈通,人在秦人那好好活着,他们还能让秦人把屈通给交出来不成?但屈通不能处置,可屈通的亲朋还在。

        一六国贵族道:“屈通向秦人告密,犯下叛国背信重罪,若不处以极刑,恐难服众!”

        另一六国贵族秒懂这人的意图,配合道:“可屈通如今在秦人那里吃好喝好,我等没法惩处到他。”

        那名六国贵族道:“屈通的确不在,可其亲朋却在,无法惩处屈通,那便惩处其亲朋。”

        这话让营帐内一些人皱眉,倒不是为屈通鸣不平,而是屈通犯了罪,没法惩处屈通,就去惩处其亲朋家人这种做法,日后也可能用到他们身上。

        要是今后都这样做,必人人自危,害怕不仅自己一人受罚,还会累及亲朋。

        一人道:“屈通虽可能告密,犯下重罪,然其亲朋未必知情,我等无法惩处屈通,便处置其亲朋,这是否有些不妥?”

        那名六国贵族朝说话者看了过去,反问道:“如何不妥?若不惩处屈通亲朋,轻轻放过,今后不知会有多少人向秦人告密,必须要让那些居心叵测之辈看见后果,方能杜绝此事再有!”

        惩处不到屈通,连屈通亲朋也不处置,会让一些人觉得即使向秦人告密也没多大事儿,从而增加偷偷向秦人告密的可能,反而对屈通亲朋严厉惩处,能震慑住某些人。

        让他们在告密前想到如果事发,自己也许能没事,可亲朋却会遭受酷刑,从而不敢告密。

        熊心看向坐在帐内的一名老者,道:“令尹意下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