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笑道:“但有一日,一名叫‘王钦若’的宋臣点醒了赵恒,其言‘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让赵恒当即不悦!”
冯劫笑道:“澶渊之盟虽耻,可这王钦若未必是好心点醒赵恒。”
李念点头道:“却是如此!王钦若便是在赵恒御驾亲征前,提议让赵恒迁都的一名大臣。他向赵恒指出澶渊之盟是耻辱,并非功业,不是因为忠心而直言上谏,而是他想借此事扳倒寇准。”
“寇准是澶渊之战的大功臣,若非其力劝赵恒御驾亲征,宋可能不会占得上风,其在澶渊和议时,又让岁币被减到三十万,可谓功劳甚大。所以,澶渊之盟后,寇准很受赵恒器重。”
始皇等人转念便明白了其中的门道,蒙恬道:“王钦若向赵恒指出澶渊之盟是耻辱,那么对澶渊之盟有功的寇准便不再是有功,而是有过!”
王贲挑眉道:“即便澶渊之盟是耻辱,可这与寇准何干?寇准可未让宋与辽岁币,反而要让辽称臣,归还幽云,是赵恒一心想与辽和议。”
李念道:“话虽如此,可赵恒真因王钦若之言渐渐疏远了寇准。在听到王钦若之言后,赵恒也觉得澶渊之盟确实不太光彩,于是问王钦若该怎么办才能洗去此耻?”
‘“王钦若猜到赵恒厌恶兵战,故意对赵恒说:‘陛下以兵取幽燕,乃可涤耻。’”
冯去疾道:“王钦若,奸佞之臣,赵恒若听其言,必犯错!”
李念道:“王钦若对赵恒的心思猜的很准,赵恒言:‘河朔生灵始免兵革,朕安能为此?可思其次。’”
“王钦若这时才说出了他的真实意图:‘唯有封禅泰山,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然自古封禅,当得天瑞希世绝伦之事,然后可尔。’随后又道:‘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者,惟人主深信而崇之,以明示天下,则与天瑞无异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