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上一次坐驴车坐出了心理阴影,赵光义这次没有御驾亲征,而是将指挥权交给了宋军诸将。”

        始皇好奇道:“赵光义未亲征,此战又因何而败?”

        李念笑道:“因为宋军的主帅曹彬。赵光义认为第一次北伐失败,一大原因是宋军太过聚集,一路大军直取幽州。虽说集结重兵,实力更强,更有机会攻破幽州,可如果攻不破,宋军反而会被幽州拖住,无法去夺取其他城池,阻碍辽军增援等。”

        “于是在这次北伐,宋军兵分三路,尽管每路大军都比先前弱,却可互为倚仗,互相照应,三路大军先取幽云其他州府,最终于幽州城汇合。”

        “此举既可为在决战前清扫一番幽云的辽军,削弱辽军,还能分散牵制辽军兵力。”

        “若如第一次那般,宋军直取进攻幽州,辽军也只需在幽州防御、支援幽州即可。此策略比于宋军第一次北伐有所长进。”

        “宋军被分为三路,但三路宋军的战力有主次高下,主力为宋将曹彬所率领的东路军,主要问题也就出在东路军。”

        “此次北伐也被称为‘雍熙北伐’,因为当时赵光义用的年号是‘雍熙’,此时正是雍熙三年。北伐之初,宋军势如破竹,诸路报捷。”

        跟第一次北伐何其,开局一帆风顺,中期开始飘起来,后期溃不成军。

        不同的是这次没有赵光义亲征,没有驴车漂移!

        “在得到诸将从前线传回的捷报后,赵光义不喜反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