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脸都不要了(北宋历史)

        “且当时,中原的割据政权已基本被平定,赵光义的目光自然而然由内转外,准备开疆拓土,恢复唐时疆域。”

        听到这话,蒙恬笑道:“这位宋太宗志向倒是远大。”

        李念道:“志向远大,没能力做到,那只是空想,而赵光义有这能力吗?显然没有。换作是其兄赵匡胤这等常年领兵之人,兴许能收复幽云。”

        “赵光义选择在那时决定攻打辽国,收复幽云,还有一大原因,是当时宋军刚平定北汉,其欲挟大胜之威,一鼓作气将幽云地区,也即燕云十六州收复。”

        “只要成此功劳,他将超越其兄,其继承帝位再无人可质疑。”

        “这个想法其实也不能说全错,宋军虽打完灭北汉之战,士疲马乏,可士气正盛,只要操作得当,完全有机会凭借这股大胜的士气击溃辽国,夺回燕云。”

        赵光义攻打辽国,夺回燕云的时机并非全错,确实有一定的机会。

        “当然,宋军灭北汉,士卒已经疲乏,且军械粮草也被大量消耗,又即刻开启北伐,也是件冒险的事。”

        “所以,当赵光义向宋军诸将说出他的想法时,大多数将领意识到此事有风险,不愿赞成,但也有将领认同,如当时的殿前都虞候崔翰便赞成,向赵光义进言:‘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取之易。’”

        “崔翰可非不知兵的溜须拍马之辈,其屡立战功,他赞同,说明当时北伐确实有一定机会。”

        王贲接话道:“然此事有风险,士卒虽因大胜士气颇盛,可已疲困,且粮草军械也未准备妥当,最好的选择应是趁胜碰一碰,占占辽国便宜,一旦发现无法在这时收复燕云,当果断撤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