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翻译又给诸国政要讲说道:“这是在黄帝治下,古之圣贤仓颉在造字,有仓颉造字,才有我大秦今日所写之文,所书之字!然仓圣所造之字还很粗浅原始,我大秦今时简书(后世简体字)乃李念公子改造而出,公子之功不下于古之圣贤!”

        诸国政要听了秦人翻译话后,再次认识到了那位李念公子在秦人心目中的地位,是能和古之圣贤相比的绝世大才,在今后也会成为一位留名于史的圣贤,可惜这般大才属于秦国,不归他们!

        李念要是知道秦人翻译在诸国政要面前吹嘘他的功绩,定会无言:他的功绩哪能仓颉相比,人是从无到有,从零到一,而他不过是占了来自后世的便宜,偏生他还不能解释,只能承受这些其实不属于他自己的功绩。

        秦人翻译又道:“那女子是黄帝元妻嫘祖,她见蚕吐丝结茧,发明了养蚕,若无嫘祖,我等或许还在穿兽皮、着草裙。”

        虽确实会有影响,但不会有秦人翻译说的这么严重,就算嫘祖没有发明养蚕,人们也不会一直穿兽皮、草裙,会逐渐发现麻、棉等物可成衣,会用动物皮毛制作成衣服。

        诸国政要又看到那名饰演炎帝的男子背着个背篓,这走走,那停停,不时俯下身从地上采一树叶、拔一株草(道具),放到嘴中品尝。

        这个炎帝在品尝树叶草片,这又是什么用意?

        秦人翻译讲说道:“这是‘神农氏尝百草’,炎帝也称‘神农氏’,炎帝先祖的功绩之一便有尝百草之功,使华夏知晓哪些草木有毒,哪些草木可为药,结束了华夏万民患病只能硬熬,无药可用的时日。”

        这功绩还真是伟大,无怪秦人对其这般尊崇,在数千年前,秦人的祖先就已开始寻药治病,反观他们的祖先,在那时候在做什么?

        由于演出时长须得控制,且某些历史以大秦现在的技术也难以表现出来,只能被删减去,代表炎黄的人马从平台上退下后,演出直接跳到了大禹禅位的那一幕。

        之所以会跳到这幕,是因大秦宗室所认的先祖为“益”,也称“伯益”,其祖父为业父、祖母为女修,父为大业,母为女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