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大臣顿时被噎住,又气又急地挤出一个字:“你……”
眼见两人可能要吵闹起来,那名问要如何才能与秦国抗衡的王公对孔雀国正使道:“以你之意,该怎样向秦国借鉴学习?你以为要借鉴学习秦国哪些地方?”
一旁的摩叶上师看得清楚,这名王公明显不是真心要听解决办法,只是想从孔雀国正使这里问出话,让所有人都防备警惕他们。
而孔雀国正使却未能察觉,以为终于有王公大臣肯听其言,讲出了他们在归国路上想出的那套学秦强国之法:学习秦国重视人才,学习秦国重视工匠,连那条让国内少修庙宇神像,多将人力物力用于国家发展也给说了出来。
摩叶上师忍不住在心中暗叹一声,他在耽摩栗底时敢说那一条,是因他与耽摩栗底的官员、贵族相熟,知道自己说了,那些人也不会对他如何,可这里不是耽摩栗底啊!
此处是王宫大殿,在坐者是这个国家的王公大臣,那一条条学秦强国之法虽好,可会损害这些王公大臣的利益,而且,阿育王孙信奉耆那教,现今全国兴修寺庙神像的几乎都是耆那教。
说出让少修庙宇神像,将人力物力用于国家发展,阿育王孙和耆那教徒怎可能甘休?
果不其然,当那条讲出,王座上的孔雀国王神色一下便沉了下去,严厉的目光落到孔雀国正使身上:“你之意是本王下令在全国修建寺庙有错?是本王白白浪费了人力物力?是本王让国家不如秦国?”
面对孔雀国王的发难,孔雀国正使背后一凉,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他那话并不是在指责孔雀国王修建寺庙有错,只是劝谏不要再多修寺庙,浪费人力物力于其上,可偏偏又可以那样理解。
孔雀国正使赶忙解释:“臣并无此意,臣只是……”
他话还未说完,便被孔雀国王打断:“本王修建寺庙,是为让吾国之民皆知大雄之意,让吾国能得筏驮摩那和大雄庇佑,一直繁荣昌盛,可在你眼中,竟成了本王之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