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很多人都明白这人要说什么,这书中的谏言策略对大秦极好,但那是对大秦好,而不是对大秦的帝王好,于国有利,而非于君有利。
国家兴盛强大了,却不代表帝王就能获得好处,甚至可能会动摇帝王的统治。
看出这点的人不少,只是都没说,这书明显是出自那位之手,陛下今日将之拿出,显然有意为那位背书。
而且,依陛下对那位的器重,跳出来指出,可能不仅没好处可讨,反倒会被陛下责罚。
所以,尽管许多大臣看出这份文件于国有利,却未必有利于皇室,却未出声,只有这位。
始皇看向这名大臣,问道:“陶卿为何会有此想?”
大臣正色道:“此书中所言虽好,却会为大秦留下巨大危害,国强却非君王之强,国家富却非君王之富……”
这名大臣讲述了一番他的看法:此书中之策虽会使大秦变得强大,但却可能于帝王皇室有害。
李念在殿内听着这名大臣发言,这时代的人虽然没有后世人的见多识广,但其等并不傻,只要将事情给他们说清,他们不难判断出其中的利弊。
但这位大臣发言错了,因为始皇帝在决定拿出这份文件时,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