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点头:“在后世,有许多国家废止了农业税,因为农业税那点财政收入,相比于从其他渠道所获得的收入,对这些国家来说已不值一提。而且,农民耕种本就不易,种出的粮食又价格不高,若还要对其等征收税赋,那其等还会愿意耕种?”
王翦琢磨了下李念的话,问道:“粮食价格不高,难道在后世已粮食极为充足,人人都能吃饱?”
李念道:“充足确实充足,却非人人都能吃饱,便是我华夏,也才刚吃饱饭没多少年,这多亏了一位在农业上的华夏大贤!”
“至于为何粮食充足,却非人人能吃饱,是因国与国之间的粮食产出不均衡,有的国家产粮多,有的国家产粮少,产粮多的国家也不会无偿将产出的粮食分给产粮少的国家。”
“所以在后世自然会出现有人粮食丰足,餐餐米肉有浪费,有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粒米也难得。这是在同一个世界能同时存在的情况,并不矛盾!”
回答完王翦的问题,李念继续道:“后世诸国多以工业品出口、售卖资源等方式获取收入,自这些上所得收入远超农业税赋,自然会将之废止。”
“且后世科技发达,耕种已不需要那般多人耕种便能有充足收成,粮食的价格又不高,后世一个农民一年耕种能赚得的钱财可能还不如一名工人在工厂的数月薪资,导致许多人并不想耕种。”
“要是还征收农业税,对国家来说收益就那么点,反而会让民众怨声载道,不如将之废止,以此还可减轻农民负担。”
始皇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多人不想耕种,其等能做何事?莫非成为了工人,到了那工厂做工?”
李念道:“正是,工业制造需要很多工人,让在家种地的收益及不上在工厂做工,人们又不傻,当然会选择不种地而去务工。这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必经之路,让人们从地里进到厂里,一个国家想要工业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工人,大秦在日后也会如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