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从质量上算不得多上乘,可气势十足,尤其会让人感到其中有一股凛冽的杀意,仿佛是黄巢在离开长安前,特意冷酷地回首看长安:今日你等让我科举不第,只能灰溜溜离去,来日我会亲自杀回,夺还一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黄巢丑,来日还长着呢!
“离开长安后,黄巢回到家乡,继承祖业,成为盐帮首领。贩卖私盐者多为亡命之徒,黄巢能成为其等首领,足可见其能力!但在此时,黄巢并未立即起义,有一位王仙芝的私盐贩子还在其前。”
“每逢王朝末年,常会天灾频发,大唐亦不例外,自咸通末年始,大唐各地频发水旱灾害,加之政治腐败、税赋沉重,大唐的百姓也跟其他王朝末年时没有区别,很难活得下去。”
“人们当然不甘心就这么去死,他们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当到达临界,他们会做出一个选择:揭竿而起!”
“唐僖宗乾符二年,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与尚君长等人聚数千之众,于濮阳揭竿而起,攻城掠邑,陷曹、濮及郓州等地!”
李念讲到此,补了一句:“对于王仙芝起义的地点,也有史书记载其是在长垣起义。王仙芝起义后,黄巢觉得时机已到,很快也发动起义响应。”
“四方苦大唐久矣的百姓,争先投奔义军,仅数月,义军的人数便发展到了数万,攻掠十余个州。大唐朝廷虽政治腐败黑暗,反应迟钝,但对义军自然也不可能视而不见,尤其是义军乱窜,会威胁到一些节度使管控之地,有些节度使还将义军当作了可获取的功劳。”
“于是,大唐官兵开始平定义军。乾符三年七月,宋威大败王仙芝,宋威上奏王仙芝已死,擅自带兵马返回青州,大唐君臣皆向宋威恭贺,但过了几日,有州县上奏义军并未被消灭,还在。”
“唐廷又急忙给已经回家的士卒下令,让其等再次去平定义军,可士皆忿,思乱。反而是王仙芝、黄巢等人,趁着这点时间休整,并利用唐军不愿战的心理,跑到了河南,逼近郏城,不到十日破八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