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但都没能挽回大唐颓势,只能算得上小兴,而非大治。唐宣宗李忱号称‘小太宗’,也终归只是号称,且只是‘小太宗’,非真太宗。”

        “后期的大唐问题很多,藩镇割据为其一,藩镇权力太大,中央朝廷难以管控。宦官乱政为其一,元和十五年,宦官王守澄与陈弘志合谋杀害唐宪宗,自此后,穆宗、文宗、武宗、懿宗、僖宗、昭宗六位皇帝皆由宦官拥立,某些皇帝的性命甚至都被宦官掌握。”

        王绾评价道:“帝王之性命都被宦官掌控于手,可见大唐宦官权势之大,若其胡作非为,又会致多大祸害。”

        李念笑道:“宦官的权势变大,和玄宗有些关系,贞观时,太宗定制,宦官职位不可过三品,也即宦官之职四品到顶,不可再升。”

        “可玄宗认为自己功业伟大,十分的自信,对宦官的危害不以为意,认为就算宦官有点危害,也在他的掌控中,翻不出风浪。于是,他破坏了太宗定下的规矩,任命宦官担任三品将军,代替他到各地巡查,甚至监军!”

        听到“监军”二字,始皇等瞬间想到了高仙芝、封常清,这两位大唐名将就是被那个叫“边令诚”的监军害死。

        “掌握了这等权力,各方官员自然对宦官奉承百般讨好,宦官的权势也由此迅速膨胀。其实,玄宗会打破太宗定下的规矩,不仅是他自信,还有一原因是高力士。”

        “高力士也是宦官,在玄宗还未即位时便侍奉玄宗左右,深得玄宗信任,高力士也没辜负玄宗的信任,可谓君臣相得,玄宗自然生出了拔升高力士权势的想法,然而不是所有宦官都是高力士。”

        又是玄宗造出来的孽,设立节度使还可说是在当时情况下,一种较为不错的选择,但这提升宦官的地位,就很难评说。

        当时的玄宗又不是非得依靠宦官才能行使帝王大权,在安史之乱发生前,他都是一等一的实权帝王,麾下并非无人可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