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到了大秦,见识过大秦的人和物后,让他们产生迷惘、疑惑、不解,此国君主霸道,民众尚武,军队凶悍善战,而不像他们那样讲究不杀生,当以慈悲济世……
此国并未按佛陀、大雄所言那般发展,可其发展却比他们孔雀国更好更强盛,震慑四方,使诸位生畏,秦人不信佛陀、不信大雄,却能发展得超过佛陀、大雄所述。
这让他们很难不去怀疑自己所行的道路正确与否,自己国家所前进的方向正确与否。
这也是本次凯旋典仪的另一重目的:在震慑这些人的同时,让他们怀疑自家的道路,对大秦的道路生出认同。
这样可扭转这些人的思想观念,使其等抛弃自己道路而去借鉴学习大秦的道路,渐而变为大秦想要的形状。
一群追捧认同大秦模式的佛教僧侣、耆那教教徒,待其等回返孔雀国,可想象其等将在孔雀国产生多大的影响,整个孔雀国的思想界只怕都将发生激烈动荡。
这亦是给大秦日后进入孔雀国铺路,让这些人作为站在大秦一边的公知回去国内宣扬,使孔雀国人先知道大秦如何强大,像大秦的思想有多先进文明,而他们本国的观念又有多陈腐落后,营造出一个适合大秦进入治理的思想环境,以减少大秦进入时的反对和抵抗。
当然,这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其等回去告知其他孔雀国人大秦有多强盛后,可能使得孔雀国为不被大秦入侵而加快发展。
但李念认为这些影响很难发生,就孔雀国人那秉性,比合洲(非洲)和迎洲(南美洲)的土著好不了多少,即使知道了大秦对他们有威胁,也不会全力发展,况且大秦的进步更快。
始皇将东胡王的人头放回木盒,蒙毅端来一盆水净过手,进入典仪的下一环节,亲手给在此战之中立功的众人颁发赏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