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始皇帝在听了“十三将士归玉门”故事后,自己给自己定下的决定,大秦不会放弃在外的大秦将士,大汉都能留下这等流传千古的历史典故,他的大秦也一样能,不仅能做到,还将做的比汉更好。
听了王贲话后,椒离等人无不动容,有些人甚至擦拭起眼角。
这种现象可能在现代人看来很假,但对这时代的人来说,“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并不只是两句朗朗上口的诗,而是他们真正在践行的人生信条。
君王的知遇之恩,君王的提携之恩,是真会让人以性命相报,这也符合这时代的主流价值观:轻生死,重然诺!
因而,此刻听到王贲提起陛下远在咸阳也依旧记着他们,让王贲代为问候他们,关心他们是否遇到困难,又怎能不让他们感动?
椒离等齐齐起身,朝咸阳所在方向行礼:“陛下隆恩,臣等不胜感激,必为陛下、为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这时原本没有,是他们在李念接受培训时,听李念提及,从李念那学过来的。
王贲摇头笑道:“诸位皆是我大秦栋梁,若陛下在此,定不会让诸位‘死而后已’。诸位,还请入座!”
重新落座后,椒离向王贲道:“多谢上将军向我等转告陛下之意,然我等如今并无多少困难,只是离家日久,使馆中的大伙会有些思念故土、想念家中亲人。”
王贲叹道:“此乃人之常情,但这个困难,请恕王某无法为诸位解决,等回去后,王某会向陛下禀告。”
大秦如今驻外的使馆人员未被允许携带家眷,时间一长,会想念亲人,也属正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