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道:“据咸阳所传消息,此物制作不难,一日便能做出许多。”
听完,老者将纸放回盒中,摇头叹了一句“秦有此物,天下将变矣!”,便下了台去。
这东西易制,制作之法又被秦王掌握在手,诸子百家和天下间诸多贤才都要被秦王所拿捏了。
老者已然看出,此物必将取代竹简,影响整个天下,而这份影响掌握在那位秦王手里……
凭借这纸,秦王便能使诸子百家受制,谁不愿受制,那就不给其纸,使之学说难以传播。
在老者后,又有人上台观纸,得出了和老者一样的结论,看出了那位秦王的用意。
不久后,此县一间房屋,几人神情凝重地坐于屋内,他们都是墨者,不过不是早已投靠了秦国的秦墨,而是楚墨。
坐在上首的那人道:“今日那纸,可都见过?”
待众人点头,此人又道:“此物必将取竹简木牍代之,日后天下人书写都将用此物,百家也将以此物记述经典,哪家能得更多纸,便能使自家经典传于更多人知。”
“反之,得纸少的百家,其经典传播自是更少人知,长此以往,得纸少的百家将越发势弱,乃至消亡。”
上首那人叹道:“无愧是秦王,竟能想出此计制约百家,此纸一出,若不知晓其制法,天下百家皆将为秦王所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