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只是玩笑话,大汉和大秦还是大有不同,但并不妨碍此时始皇生出这种别扭的感觉:你们汉真是逮着寡人的大秦“承袭”啊。
说完沛公看到始皇时的反应,李念又讲起项羽见到始皇时的反应。
“项羽见大王是在大王游会稽,渡浙江时,项羽和其季父项梁到场观看。看到大王出行的威风场面,项羽曰:‘彼可取而代也。’”
刚因沛公那句“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而生出的愉悦顿时消失无踪,始皇一拍面前的桌子:“好个狂妄竖子!”
项羽这话本身就是对他的不敬,再和刘邦的话放在一块儿一比,就显得更加不敬。
刘邦表达的是羡慕和渴望,希望自己能成为和始皇一样的帝王,而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却不一样,其中蕴含的是“我比那个人强”、“那个人也就那样,我能取代他”的意味。
有种对始皇的不屑,同时自傲之意:区区始皇老儿,不过如此,我项羽能够取而代之。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沛公之言虽也是想成为帝王,但委婉,还能让人感觉很舒服,而项羽之言听着便让人觉得不爽。
项羽有时还会做出一些看起来没经过思考的事,如杀韩王成逼得张良成了死敌、如烹王陵之母逼得王陵成了死敌……
王陵是大汉第三任丞相,也是铁血沛公党,同时也是个大孝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