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竹简之人定是大王口中的‘那人’,可能和居住在王宫中那位是同一人。’

        ‘又是个才学不浅之士,可大王为何不让他入朝为官呢?’

        ‘哼,倒有些才学,不知出自哪家?’

        ‘此人对大王影响不小,深受大王宠信,不可与其冲突,若是遇见,纵使不可为友,也不可为敌。’

        第64章设立制舆台的真正目的

        ‘这就是苏胥兄教授的那位吧?就竹简而论,其似怀对天下之仁,可以其对六国王公的处置方式,又怀法家之酷。此人对我儒家,不知是好是坏。’

        王绾几人虽各怀心思,但都承认竹简上所言颇有道理,给他们提供了不少新思路。

        作为丞相,王绾首先发声:“臣以为竹简所述于我大秦可行。”

        赵高跟着附和:“竹简中讲说舆论之重,令臣茅塞顿开,更感大王设制舆台之英明,臣定为大王监察好天下舆论。”

        冯劫道:“臣为大王贺,写出此竹简之人有大才,能为大王所用,真乃天眷大秦!”

        有点才能可能不假,但说大才,那小子不过是仗着来自后世,知道历史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