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高这番话中,嬴政想到了该如何处决赵高:你不是说那些方士能为寡人寻到成仙之药吗?那你来吃好了!
收回看赵高的目光,嬴政看向李斯,道:“李斯,你认为可立哪位公子为储?”
李斯并不想回答,因为他也不想立公子扶苏,但他和赵高想的不同,他是认为扶苏和淳于越代表的儒家走得太近,扶苏若登位,必会疏远法家。
其实,李斯并不在意日后王位上坐的是哪位公子,但他在意坐上王位的公子能否重用他。
很显然,公子扶苏若登上王位,不重用他的几率比重用更大。
但大王正看着他,不可能不答,李斯没选择和赵高一样拍马屁拖延大王立储,而是从脑海中记得的大秦诸公子中选择了一位。
“臣以为公子高可立为储君,公子高勤敏好学,循律遵法,有储君之相!”
选择的公子是谁不关键,关键在话中的“循律遵法”,李斯是在提醒嬴政,公子扶苏虽是大王您的长子,但他继位后,未必还会沿用大秦的律法啊,他可能听儒家的重新恢复周时的制度。
您愿意看到大秦变成另一个周吗?愿意看到大秦的郡县制,重新化为分封制吗?愿意看到您一统的天下重新分裂吗?
如果大王您不愿意,那就请不要立公子扶苏为储君,选择一位支持大王您想法的公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