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始皇准许,回到六英宫后,李念思考起能做什么菜,他会的菜都是以猪肉为主,而在大秦这时,猪肉被视为贱肉,腥臊味甚大,身份尊贵者一般不吃。

        想起猪肉,他好像还要去骟猪,那天有些想当然了,认为古代猪肉腥臊难吃是因猪未阉割,回去在引擎中搜索过后才发现并非如此。

        华夏古代就有阉割牲畜的传统,在商代时便有人阉割猪,将阉割后的猪称为“豮”或“豚”。

        想到自己那天当着始皇的面,大言不惭说什么给猪去势能让猪减轻肉中膻味,可在大秦推广,李念脸皮不禁抽了两下。

        这时的猪肉之所以腥臊,不是骟不骟的问题,而是猪的吃食和养育环境所致。

        他除非有办法让整个大秦的猪都吃好住好,否则不太好改变。

        自己倒是可以在六英宫内养几头猪试试,但想在大秦普及,还是得了吧,人都吃的不行,还想猪吃好?

        在搜索引擎中倒是可以搜到其他肉类的烹饪之法,但绝大多数都需要后世的调味料,而在大秦调味料种类不多。

        想起调味料,李念发现了几个在日常中被略掉的点,这时代的盐、糖好像质量不行,酱油、十三香等物更是还没有。

        这些东西并不一定要后世的科技,完全可以用这时代的材料制作,这时的人们只是没有发现,如豆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