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一听也反应过来,从李念话中,他们已大概看出李旦这人的性格,觉得是此人能做出的决定。

        这李旦虽看起来没啥大的才能,但能主动禅位这点,便已超过了太多人。

        李念笑道:“不错,李旦觉得调和不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索性来个眼不见为净,而且他可能还存着让李隆基登基即位,造成既定事实,能彻底断了太平公主念想,让两人不再继续斗下去的意图。”

        “说来,李旦之所以禅位,还有太平公主的功劳,她本来是想借‘天人感应’的谶纬之说在李旦面前打击李隆基。”

        说到这里,李念准备给后世的儒家也上点眼药,虽说现在的儒家不是后世儒家,但仍旧要保持警惕,防止大秦的儒家劣化。

        “‘天人感应’之说,陛下和诸公定是知晓,但此说在西汉时被儒家大儒董仲舒重新赋义阐述,与君王相联系,再之后更是被有心人作为打击君王或政敌的武器。”

        “天人感应”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不能认为这东西出于儒家,就完全是坏的。

        “简单讲便是,天子失德,老天就会降下异象灾劫,天子若为有德之君,老天就会降下祥瑞庆贺。所以,天下间有了灾劫或异象,那必定是天子本人或天子身边有人出了问题,若不及时处理,老天就会降下更重的灾劫,危及整个社稷。”

        始皇等人以前也有些信这,但从李念那知晓科学后,已不再信。

        但他们也明白在那些迷信的帝王那,这种攻讦的手段将能发挥多大的用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