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缺什么就渴望什么,所以他才想子嗣间和睦相处,孰不知他的作为不仅没让两个嫡子和睦相处,反而加深了兄弟间的矛盾。

        “适时,李承乾得了腿疾,性格越发激进叛逆,而李泰因太宗对他的宠爱,起了夺嫡之心,让李承乾更加担惊受怕。在此种环境下,李承乾最终走上了谋反的道路!”

        李承乾纯粹是在高压环境下给逼到了这个地步,而制造出这个高压环境的正是太宗。

        听到李念说李承乾走上了谋反的道路,始皇帝脸上露出“果然不出我所料”之色。

        汉武和唐宗培养多年的太子都反了,那他还是要好点,至少没有儿子在他活着时敢造反,来一场父子相残。

        “贞观十七年,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欲打算起兵逼宫,重演当年玄武门之旧事,但还未起事便事情败露。”

        “起因是太宗另一子齐王李祐谋反,牵连到了李承乾身边一名胡人侍卫,此人被下狱后,为求活命,便揭发了李承乾。”

        不过,始皇帝对李承乾的谋反经历不感兴趣,他更关注的是:什么,大唐太宗还有一个儿子也造反了?

        作为一位君王,这大唐太宗确实成功,堪称一代雄主,可作为一名父亲、一个家长,教子治家却相当失败。

        “太宗的确很宠爱李承乾,哪怕在这时,他依旧不愿相信李承乾想造他的反,他令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勣、孙伏伽、岑文本、马周、褚遂良等人验明此事。”

        “按大唐律法,就算皇太子谋反,也当诛,可太宗狠不下心,最终只将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黔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