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煜道:“孔雀国国内如今亦不太平,阿育王早年曾率军征伐各地,使孔雀国疆域扩大,阿育王在时,这些地方自然顺服,可在阿育王死后,已有地方生不臣之心,妄图独立称制。”

        “而如今的孔雀国国王既无阿育王之能,亦无阿育王之威,只能看着这些地方作乱,不听其令。”

        始皇帝笑着评价道:“那阿育王推广佛教,应是想到了在他死后,其后辈子孙无法镇住其所征服之处,想以佛教之说将民众化为温顺无害的豕犬,以使其子孙王位稳固。”

        众臣也觉得这才是阿育王推广佛教的真正目的,否则像阿育王这种率军征战半生的王,突然因一场战争就悔悟,未免也太儿戏了。

        阿育王必定是想借用佛教来达成他的目的,让民众在佛教影响下,都变成安分守己的绵羊,那他和他的后辈子孙才能王位稳固,世世代代统治下去。

        “然阿育王未料到这般作为反受其害,其用佛教之说虽让民众变得温顺平和,却也让民众失了尚武进取之心、居安思危之念。”

        “如此之民,虽便于其等子孙治理,却也再难肩起保家卫国之责,如遇外患,只怕一触即溃,国将速亡!”

        指望一群被磨掉了锐气和血性的民众拿起武器,去和强大的外敌对抗?只怕上战场被击败个几次,便会举国投降。

        从某方面说,阿育王的目的达到了,可惜效果太好,整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大型绵羊养殖区。

        当然,孔雀国民众没血性,温顺如绵羊,阿育王只能算是推手,让这种情况变得更严重,真正的根源还在于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外来的雅利安人为压制当地民,保障自身地位而设,低种姓越是没血性、越是温顺,这套制度运行也就越流畅、越长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